听!来自北大的天籁之音
和声而歌,以音传情
这个发光的学生社团从无到有至今已发展出七个独立乐团十三年新旧更迭,代代传承他们用爱和向往让阿卡贝拉音乐持续绵延
♬ 戳下方视频 ♬
感受北大阿卡社的音乐魅力北大阿拉卡贝拉社团演绎《燕园情》 2021年十佳歌手大赛季军iScream人声乐团获奖歌曲《是否》 |
触 动
外国语学院2017级本科生(已毕业)、北大阿卡社iScream人声乐团的潘晨希打算成为一名音乐人。但起初,她眼中的阿卡贝拉是有些模糊的——用她的话来说,她和阿卡贝拉的缘分就像小说里的“先结婚再谈恋爱”。以前她并不清楚这是什么音乐,只是从相熟的学姐那里了解到,阿卡社是一个可以唱歌的地方,便高兴地“上了贼船”。
社团面试那天,潘晨希第一次在现场领略到阿卡贝拉的魅力,她被震撼到有些眩晕:
“我从未想过纯粹的人声可以碰撞出如此丰富的音乐,更奇妙的是我也可以在其中贡献自己的声音。”
原来将音乐的演绎回归原始、进行再度排列编织,可以交汇出如此清澈又富有力量的和声来,她被击中了,新世界的大门轰然开启。这份在潘晨希心中荡起的涟漪,在时光中演化成澎湃波涛,改变了她航行的方向:原本在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的潘晨希,被这独特的音乐魅力所深深折服和影响,最终,她决定在音乐领域展开研究生阶段的进修,并坚定地选择了爵士演唱为学习方向——阿卡贝拉对她人生土壤的浸润,无声而悠长。潘晨希(图正中)与iScream成员十佳宣传照
与潘晨希不同,中文系2020级本科生、iScream新人唐韵然自高中起便对阿卡贝拉心有向往。她一边感受着阿卡贝拉的趣味与神奇,无法自拔,一边却因为阿卡贝拉的天然难度、和高中音乐社团的同学一起排练时屡屡受挫。好奇又苦恼,是她对阿卡贝拉的初印象。
直到进入北大、加入阿卡社,唐韵然才渐入佳境。跟着学长学姐学习、磨合、排练、演出,她逐渐融入这个集体,阿卡贝拉也一点一点渗透进了她的生活。团生日会上烛火摇曳,团员们即兴唱起的和声让她猛地发觉,“原来我曾经最美好的想象,都在这里实现了”。
唐韵然在录音中
北大阿卡社的存在,不仅在于聚同好于一堂,也意在打开阿卡贝拉殿堂的大门,让更多人看见它、感受它、爱上它。爱音乐的大家从神秘的屋子里伸出邀请的手,牵着更多踌躇者跨过这个门槛,然后一起纵身跃入阿卡贝拉的浪潮。
蜕 变
阿卡贝拉是一种比较多元的演唱方式。正是由于这种随意、开放和自由,才融合了不同色彩的音色,包容着不同性格的人。作为一个男低音,数学科学学院2019级本科生、北大阿卡社Wake-UP人声乐团成员李朴恒在音乐舞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大众对男低音的接受认知普遍比较低,适合男低音演唱的歌曲也非常少。”在谈到自己曾经的音乐困境时,李朴恒非常坦诚。
Wake-UP人声乐团,其中对唱男生为李朴恒
男低音在阿卡贝拉演唱中承担着控制节奏的重任,通过人声撞击为整首曲子做节奏和基准音的铺垫。和弦的基准音是否准确会极大地影响其他声部的音准,所以男低音可以说是整首歌曲完成度的决定性因素。
李朴恒以前只是在KTV里随便唱唱的“野生”男低音选手,如今在阿卡贝拉的舞台上已经感受到了如鱼得水的畅快。李朴恒的话真诚且幸福:有归属、被需要,那就是家——
“在阿卡社,在Wake-UP人声乐团,我开辟了一片新天地。我特别有家的感觉。”
十佳舞台上深情演唱的李朴恒
“我拥有了重新探索自己、发现自己的勇气,阿卡贝拉就是那个契机。”
在北大十佳歌手比赛上,左为李朴恒,右为许新哲
北大阿卡社自荒芜建起大厦,走在了高校阿卡贝拉社团的前列。十三年里,有早期加入的开拓者,如现在的社团音乐总监、生命科学学院讲师张晓川。社团起步时没有专门的排练场地,他们便在勺园的地下室里训练;没有专业的编曲人员,他们就自己一点一点摸索,学习乐理知识和各种音乐软件的使用;没有社团资金,他们就自掏腰包补贴制作和演出的成本……筚路蓝缕,聚沙成塔。
张晓川老师在调音
十三年里,还有紧随其后的继承者,如从加入阿卡社到参加十佳、慢慢发现自我的“空八度”组合,在十佳赛场上收获专业肯定、喜极而泣的iScream,更有阿卡社的每一位成员、每一个声音,孜孜不倦、饱含热情地在阿卡贝拉的道路上寻找新的宝藏。
从初创者“即使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依旧处于一种非常快乐的状态中”,到如今社员们感慨“在阿卡社的体验和经历,是我们整个大学生活最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对这群因热爱而相知的伙伴们来说,重要的不止是呈现出一首首优美的作品,更是彼此支持、一步步走向更高处的每分每秒。
♬ 戳下方视频 ♬
看北大阿卡社纪念成立十周年的精彩呈现和 声
iScream是阿卡社里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他们的歌曲以爵士风格为主,充满了自由而不羁的洒脱,所以iScream在舞台上半即兴的表演时常令人眼前一亮。
iScream人声乐团在北大十佳歌手比赛上
“我们希望演唱的每首歌都有意义,能够表达一些东西,而不仅仅只是‘好听’而已。”谈到专业性和作品表达时,iScream的成员们非常严肃。
爵士风格的阿卡贝拉,其繁琐细节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了iScream排练的强度和难度。怎么拆分节奏、怎么同步律动、怎么将不同声部进行融合、碰撞出别样的色彩……这些都需要耐心地一点点打磨。iScream音乐总监潘晨希为这份精细做了注解:“当把标准一步步提高之后,我们的耳朵就被‘惯坏’了。已经爱上了那种更复杂的东西,就不愿意去唱太简单的东西了。”
iScream人声乐团在舞台上
“虽然大家总会说‘玩音乐’,觉得唱歌是一种娱乐,但如果要加入阿卡社,就不能抱着找个地方随便唱唱歌的想法,因为大家都非常认真地热爱着阿卡贝拉。”
阿卡社每年都在上演“新老交替”——被带着排练的人,有一天会成为带别人练习的人;阿卡社给予每位成员庇护和成长,每位成员也在成长中羽翼渐丰、担起责任。寒来暑往,成为了阿卡社生生不息的力量。阿卡社Paca人声乐团
阿卡社SEAbling人声乐团
阿卡社Sunday昊乐团
余 音
感受北大阿卡社的余音绕梁
音乐不仅是艺术的表现形式,还需要有人写、有人听、有人欣赏、有人交流。古语“曲遇知音”的故事,如今仍不断地在阿卡社上演着。
阿卡贝拉这种音乐形式,需要每个人声单轨的无可挑剔,也需要歌手之间的互相聆听,二者缺一不可。在无数次磨合与演练中,社员们用音乐触碰彼此,走进对方的内心深处,走进一片丰富的新世界,更深刻地走近自己。比如在演唱中有一种“敲钟模式”,其中的琶音是由不同声部的成员每人唱一个音合起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每位演唱者在与团员默契配合的基础上,对节奏进行精确的把控。团员之间的彼此了解与联结就这样一点点、一天天地不断加深。
阿卡社Vocal Booth人声乐团在演唱中
阿卡社iScream人声乐团在十佳歌手比赛上
“音乐就像人的性格一样。喜欢相似音乐风格的人在性格上一定有相似的地方,会更投缘、更能玩在一起。”
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本科生、iScream成员梁家瑞一语中地,点出了阿卡贝拉奇妙的社交属性。
在阿卡社待了十年有余的张晓川老师近年也渐渐意识到,阿卡社正在发挥着“音乐社交”的作用——这种社交属性使得阿卡社的伙伴之间更有粘性。已经毕业、离开了学校的成员,还仍然保持着对阿卡社的关注;在校的社员也在活动中增强了对社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阿卡贝拉音乐的爱更是不断升温,甚至成为了狂热爱好者,将阿卡贝拉变成了自己一生的追求。
作为阿卡社“音乐社交”的见证者,张晓川老师也希望阿卡社能够成为北大音乐教育的第二舞台、第二课堂,给更多同学带来与其他社交形式不同的体验。
阿卡社Acatrue人声乐团
阿卡社Vocal Booth人声乐团
来源:北大团委 受访者:张晓川、潘晨希、周康杰、吴心怡、张怡璇、周宫炜、梁家瑞、唐韵然、许新哲、李朴恒
采写:郭倬然、方文、王静宇、莫筱璇
视频:北大团委 图片:受访者提供;蔡翔宇、楚召瀚、黄喆、蒋涵宇、钟薇薇、唐韵然
统筹:莫筱璇、要驭飞
排版:刘涵烨
责编:李霁
接力!
她在北大五岁了
咔嚓!打卡北大成功!
北大00后、60后一同登顶!
北大教授“翻译”无声密语鲁迅与北大:他不仅设计了北大校徽......
北大教授刘俏:中国经济能否再创造一个奇迹?
北大在他眼中,有光!
百年初心
不一样的科学家
北大印象
学者书房
北大学科
北大体验
<<< 滑动查看更多 >>>